流风回雪

给落寞的时光留下细碎斑驳的记忆,关于愉悦,美好,遗憾,伤感以及其他 LINE:hezhang,INSTAGRAM:hezhang2012

那人那山那狗

那人那山那狗 

那人那山那狗

那人那山那狗

 

电影《那山·那人·那狗》经典台词
 传统的侗族文化、淳朴的民风、如梦如幻的乡间美景、耐人寻味的父子对白,一一为你呈现。

 经典台词:

 1、我怕他们也像我妈,离开了这里,一辈子都想家。(儿子)

 2、——小时侯,妈给我讲山里的事,我就问她,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。(儿子)

   ——你妈怎么说(父亲)

   ——山里的人住在山里,就像脚放在鞋里面,舒服。(儿子)

 3、人的心其实比腿还累(旁白)

 4、——他们祖祖辈辈住在山里,除了山没有别的(儿子)

    ——谁说没有,想头:那叫理想,越苦越有想头。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了,要是没有想头,再好的日子也没滋味。(父亲)

 5、俗话说,路在嘴巴上。(儿子)

 6、我爸常说,山里人几天不见县长没关系,几天不见他可不行(儿子旁白)

 7“山里人干嘛要住在山里啊,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”。

 8、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,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。(儿子旁白)

 

 

1、影片的色彩让人觉得非常舒服:

  一样是浓烈,却少了《英雄》里的矫情,多了分色的凝重。

  青翠欲滴的竹林、石阶缝隙中的落叶缤红、百年老屋的木质流香,让观众觉得非常悦
目,清新之风扑面而来。

2、浓浓的人情味,在影片的不同片段里体现不同的人性关怀:

  (1)、是影片着力描写的亲情,父、子两人在漫长的邮路中,由相对陌生演变成一种
深刻的理解,变化过程自然可信,演员表演的痕迹也不明显。

  (2)、朴实的民风:乡民们对老邮递员的敬重,老邮递员对乡亲们的理解,从影片的
一些细节处得到了体现。

  (3)、对弱者的关爱:看完影片,一直难以忘记那个坐在旧宅前等着孙子的孤老太,
我们在不停追求物质享受的时候,可曾丢失了什么?

  (4)、脑子里有想头就是理想,这也许是老邮递员最直白的解释,放在影片中、放在
那样的山区里,却又很准确。山沟里的小孩被迫放弃学业,却依然有着当新闻记者的梦想
,通过函授,他同样可以往理想的前方迈进,而我们这些观众呢?你在乎过什么?你又想
得到什么?

3、看完影片,我开始相信,有些东西是可以继承与延续的。

  与克隆不同,这种延续是在特定的环境下,让本质中纯良的一面得到发挥,有变化又
有生长,继而又丰富了个性。

4、关于音乐:

  《驿动的心》从儿子口中哼出时,着实把我吓了一跳。而蔡琴的老歌,也有点突兀,
最让我吃惊的是,影片里收音机传来的竟是那首我最喜欢的英文歌《That's why》。

  也许导演想通过这些流行的音乐体现父子间不同文化的冲击,但我个人还是觉得这几
首歌曲远不如另外的几首少数民族音乐衬景,放在片中,打乱了宁静的氛围。

5、关于演员:

  演出本片父亲的腾汝骏拿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,但我并不十分认同他的演技,觉得
他表演的太过阴郁。给他个评分吧:70分。

  儿子的扮演者刘烨,几乎是全本色的表演,有一种现代大陆演员少见的质朴,我给他
:95分。

  侗族姑娘的扮演者陈好:影片中出现的那一幕,的确很美,但有这样的村姑吗?造型
过于时尚,而她个人的气质似乎也不适合扮演这样的角色,我给她打:59分。

  五婆的扮演者:很少的几个镜头,却让人感到了长辈的温暖。给她打100分。

6、关于票房:

  一部这样优秀的影片,国内很少人知道,在日本却大受好评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


  只想问两个问题:

  (1)、现在的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影片,象这种民族性、艺术性较强的影片,生存
的市场又在哪里?

  (2)、现在的媒体又在关注些什么?看看各大报纸、各大网站的新闻标题吧,战争、
凶杀、色情、权钱交易,这就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全部吗?

评论